大家都在搜

穿越中国:淘气的男孩成为熟练的文物修复者



郭汉中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一些老人告诉他,“我们村里有一个宝藏。”

那时候,他根本不知道“宝藏”会在自己手里重生。

这位55岁的老人住在中国西南四川省的三星堆博物馆,现在他精通修复文物的手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和他的同事们神奇地将无数出土文物,最初在挖掘过程中考古学家无法辨认的,变成了面具,雕像,杯子和一棵大约四米高的高耸的青铜神树。

事实上,在他担任这项工作的39年里,三星堆博物馆文物储存部副主任郭已经修复了6000多件文物。

“我们的工作就像解决一个拼图游戏,”他说。“你需要找到模式,一点一点地修正它。”

三星堆遗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被称为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们占地12平方公里,被认为是距今约4500至3000年前的蜀国遗迹。到目前为止,该遗址已出土了5万多件青铜器、玉器、金器、陶器和象牙制品。

据该博物馆副馆长、郭的徒弟于坚说,他的老师“能在一件作品还在坑里的时候就知道它适合放在哪里。”

郭成为文物修复者完全是偶然的。

上世纪80年代,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学家来到他的村庄对遗址进行发掘,他们就住在郭的房子里。

当时,这个16岁的男孩设法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帮助他们做家务,在工地上挖掘和购买蔬菜。

有一次他把一块石头磨成斧头,模仿出土文物的样子,埋在土里骗考古人员。队长看到了这个恶作剧,并说他在考古方面很有天赋。

这是郭文物修复事业的开端。

1986年早些时候,考古学家发现了数千件珍贵文物,包括一根金权杖和一棵青铜圣树,引起了全球的兴趣。

这让他有机会不仅向四川的专家学习,还向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学习。

精致的青铜树,装饰着栖息在树枝上的鸟,被劈成碎片。

“树干断成了三截,树枝断成了18截,”那人回忆道。"树上的鸟、果实和其他装饰品都成了非常小的碎片."

郭和他的师傅决定先将这些碎片分类,然后从基本结构开始,耐心地根据断裂的痕迹将零件装配起来。

郭和他的师傅花了大约七年的时间拼凑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件青铜器。

这些年来,郭不仅成为一个熟练的修复者,而且还设计了一些方便的工具,如用于清理作品上的土壤或加固附件的工具。

在20平米的小办公室里坐了几年,郭从一个调皮的男孩变成了一个冷静的人。他逐渐明白了他的主人告诉他的话:“你需要极其耐心,能够忍受孤独。”

回想起来,他对新华社说:“当我接受这份工作时,我只是想谋生。但现在我如此热爱这份工作,以至于我觉得有责任把我的技术传给年轻人。”

现在,他是三星堆博物馆最资深的修复师,他有几个徒弟,包括副馆长于坚和z世代女性李恊

“在做这项工作时,人们可能总是会遇到我们从未见过的情况,”郭说。“那么我们都应该有创意,遵守规则,或者文物所承载的信息。”

这句话听起来含糊不清,但谢却明白得很。"如果有我们不确定的事情,我们应该把它留在那里。"

尽管有了新的设备和技术,这项工作有时仍然显得枯燥和令人沮丧。“在做好之前,你应该真正热爱它,”她总结道。

于坚说:“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从废墟中创造出一些东西,这真的给了我们一种成就感。”。

7月28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将对公众开放。郭、余、谢等文物修复者正忙着向游客展示这些珍品。

"到那时,我相信所有的游客,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看到展品后都会对我们的文化惊叹不已,"于自豪地说。■




上一篇:中国政策性银行加大对交通系统建设的支持
下一篇:曼城在伊斯坦布尔赢得冠军联赛决赛
中国签证申请服务在越南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