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了遥远的太空岩石如何形成“扁平雪人”的形状
一项国际研究表明,人造探针曾经探访过的最遥远的物体-阿罗科斯(Arrokoth)如何呈现出扁平化的雪人的怪异形状。柯伊伯带是海王星以外的一个盘状区域,从大约30到55个天文单位延伸。天文测量单位等于1.496亿公里,即从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平均距离。在2019年的元旦,NASA的New Horizons飞船在接近柯伊伯带的Arrokoth时进行了有史以来最远的飞越。传回的图像显示,大约30公里的Arrokoth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有两个扁平的裂片与赤道平面对齐,就像被压扁的雪人一样。来自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和美国行星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这种形状的形成过程,发现它可能已经逐渐煮沸了在大约1至1亿年的时间范围内受太阳热的影响。在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中,Arrokoth所在的区域本来可能是寒冷且尘土飞扬的。低温使一氧化碳和甲烷等挥发性物质冻结在尘埃颗粒上,组成小行星,小固体,这些小固体被认为在重力作用下会聚在一起形成行星。Arrokoth可能是球形和扁球形的融合体。清除星云中的尘埃然后驱散内部凝结的挥发性物质后,太阳光照会使Arrokoth的温度升高。研究人员指出,要使空间物体像Arrokoth一样急剧地改变其形状,就需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定向其旋转轴。对于Arrokoth而言,其旋转轴几乎平行于轨道平面,这会导致磁极加热最多。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冻结的气体最有效地从极点逸出,导致大量质量损失和形状变平。研究表明,升华质量损失可能是普遍存在的过程,并且是塑造柯伊伯带天体结构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据认为,遥远的柯伊伯带有成千上万的冰冷尸体和估计数万亿甚至更多的彗星。科学家认为,柯伊伯带天体(例如冥王星)保留了有关太阳系早期形成的证据。端粒
上一篇:财政部长:中国早期经济复苏对菲律宾“喜讯” 下一篇:中国看到玩具出口市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