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中科蓝华在新型抗疟药研发方面获重要进展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而引起疟原虫感染的虫媒传染病,与结核病、艾滋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世界三大传染病。目前全球每年约有2亿人患疟疾,约50万人死于疟疾。

  目前为止还没有预防疟疾的疫苗诞生,而治疗疟疾的药物主要有氯喹、磺胺类药物和青蒿素类药物。由于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疟原虫对氯喹和磺胺类广泛耐药的问题,WHO推荐以青蒿素类药物作为第一线疟疾治疗药物,且必须联合用药,以应对和防止青蒿素耐药的发生。尽管如此,近年来还是出现了青蒿素耐药的现象,有些区域甚至出现对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耐药的现象。因此,要实现全球消除疟疾的计划目标,尚需继续努力,寻找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疟疾的抗疟疾药物。国际上,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科学家正在加紧研制新型、高效、无交叉耐药的抗疟药。尽管中国的科学家们发现并且研制了青蒿素,但是近些年来在疟疾研究和寻找抗疟药方面却相当滞后。

  2013年美籍华人科学家王洪星教授放弃美国陆军医学研究所的岗位和优厚待遇,携癸氧喹酯新制剂技术回国,加盟广州中科蓝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广州蓝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抗疟新药的研发。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王教授及其团队研制的一类抗疟新药癸氧奎酯制剂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突破,并已经申请五项国家及国际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已经获得授权,一项国际发明专利也已获授权并进入美国、欧盟、日本等多个国家。

  癸氧喹酯是一种喹诺酮类抗球虫药物,30多年来一直作为兽药使用,无明显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2011年【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描述了癸氧喹酯是所有筛选的化合物中抗疟原虫效果最强的,也是治疗指数最高的。已有的研究发现癸氧喹酯是通过抑制原虫类线粒体的细胞色素bc1复合物而发挥抑制和杀灭原虫的作用。后续又有数篇论文,包括王洪星团队的研究,反复论证了癸氧奎酯是极具潜力的预防和治疗疟疾的候选药物。王教授及其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在体外药效评价试验中癸氧喹酯新制剂对疟原虫的药效是氯喹的25倍,是青蒿素类药青蒿琥酯的18倍。特别重要的是,疟原虫感染分为肝期和红细胞期,青蒿素类药物只对红细胞期的疟原虫有效,对肝期疟原虫无效,因此经青蒿素治疗后会有疟疾发放的现象发生。尽管另一种抗疟药伯氨喹啉可以杀灭肝期疟原虫,但伯氨喹啉有一个严重的副作用,即引起溶血。而癸氧喹酯新制剂对肝期和红细胞期的疟原虫均有杀灭作用,毒理试验和动物试验结果均表明该药无溶血性,未观察到其他毒性作用,且无疟疾复发问题。

  作为兽药的癸氧喹酯是口服制剂,由于不被肠道吸收,只能作为肠道寄生虫药物使用。癸氧奎酯的安全性和高效的抗疟疾药效已被广泛认可。但是要使其成为临床上可用的药品例如口服或注射的剂型,必须克服其高度难溶于水的问题。王教授及其团队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采用先进的制剂技术,有效地克服了癸氧喹酯不能被肠道吸收的世界性难题,并已经开发出癸氧喹酯的口服剂型(用于疟疾治疗)、皮下植入剂型(用于预防疟疾)和静脉注射剂型(用于抢救危重症疟疾病人)。另外,已有研究证实癸氧喹酯还可以杀灭血液中的疟原虫配子体,因此,一旦新制剂用于临床,在有效治疗疟疾的同时,还可阻止疟疾的传播。目前新制剂研究已经到了一个成熟的节点,下一步将竭力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

  癸氧喹酯新剂型的研发,是中国和华人科学家对全球疟疾防控作出的极有意义的贡献。癸氧奎酯作为抗疟疾候选药物,还没有用于临床。如果获得政府和民间资金的支持,完成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的研究,最终获得药物监管部门的批准,它将作为一类新药上市。它作为青蒿素联合疗法的重要后备药物储备,将加强疟疾治疗领域的青蒿素类药等为数有限的抗疟疾药物的作用。同时,作为目前唯一的一种既有肝期效果,又有血期效果,既有治疗作用,又有预防作用的疟疾后备药物,将改变目前抗疟疾药物严重不足的状况。例如,王教授及其团队开发的癸氧喹酯皮下注射剂型在小鼠皮下注射一个剂量就可以在接下来的6个月内预防疟疾感染。这不仅对去到疟疾流行去务工,旅游和执行联合国任务的人员是极好的预防用药,而且也是对中国企业在非洲等疟疾流行区域的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支持。又如,目前,非洲已经有许多中资企业和中资工厂,许多中国人到非洲工作的第一个月就患疟疾,因此注射一个剂量癸氧奎酯植入剂能维持6个月而不患疟疾就显得非常重要。另外,癸氧喹酯新制剂的成功研发,也有助于我国日益广泛和频繁的对外交往,有助于我国在全球化经济中发挥更加积极更加重要的作用。

  简介:王洪星教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1990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美国杜邦默克制药公司做博士后研究,在美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从事了11年的制药研究工作,有多年的药物筛选、药物配方、药物药效的研究经验。在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STEROIDS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等杂志发表了40余篇论文,在抗疟药的研发方面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上一篇:NMN衰老抑制剂瑞维拓动了谁的蛋糕?Herbalmax入华即遭黑公关围剿
下一篇:待可携手共赏繁花时 YO·EASY帮你快速给她理想的家
中国签证申请服务在越南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