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专访缓解交易焦虑的「91诊股」 和一群直面炒股困惑的团队



  如果说“捕捉焦虑、制造流行”成就了刷屏的新闻,那么「91诊股」的刷屏,则是在“逆流行”中完成的:论文式的财经量化理论的长篇分析、学术式的标题词汇,还有优质量化信号的的微信及时推送。这个看似毫不符合“爆文逻辑”的股票服务网站,目前已收获各大媒体10万+的关注。

  即便如此,量化炒股在中国依然是一个十足的非热门做法:太少人敢于承认自己有交易心理问题,财经分析师和量化水平依然有限,但那些“焦虑体”的文章总能瞬间刷屏。

  对炒股避讳不及的根源,来自于对财经炒股软件的“污名化”。不管是捕捉青年焦虑的“技术指标”,用户数百万的炒股资讯平台,还是那些的占卜、星座、锦鲤求解等等诊股平台。

  普通诊股平台大概相当于诊股学的“江湖派”,而91诊股则以一种“学术派”的方式,收获众多忠实粉丝。

  “领糖果诊股”、“量化让交易不在焦虑”、“分享糖果,缓解焦虑”、“大数据就是这么简单”,91诊股让很多原本学术化的词汇,意外成为年轻人的热门话题。这些话题的突然流行,也使91诊股几乎成为财经股票软件领域发展最快的公司。 连91诊股的创始人王博士也没想到,“当初没想当成核心产品来做。”

  媒体独家获悉,这家量化软件的初创公司,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B轮融资,具体信息暂未披露。王博士早年在华尔街的对冲基金专职开发交易系统,自主打造的外汇量化系统性能优异。从2015年招募团队到现在,公司化运作接近5年,已经完成几次融资,并和一些量化机构有深入的合作。大多数投资人对王博士感兴趣的核心逻辑是,金融科技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随着大家物质生活的逐步满足,金融理财方面的需求开始增加,并不断的多元化发展。这些都需要金融软件工具的支持,量化投研技术的发展也需要软件的不断革新”

  目前王博士的平台累积用户超过几十万,并衍生出投教课程、线下活动和软硬件结合的产品。

  媒体:研发91诊股的初衷是怎么样的?

  王博士:因为在美国做量化交易系统,回国后发现国内股票市场的软件非常多而杂。用户的眼睛都挑花了,可能还是没解决问题,就希望借助优质策略的集成,打造一些普世价值的工具。在美国,可以非常清晰地感受到这方面的差距。美国的散户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基本已经消灭光了,目前以基金为主,而国内A股特殊的交易体制和监管体制,还是散户为主的时代,但是散户的工具太少,非常吃亏。

  媒体:91诊股的主流用户有什么特点?

  KY钱庄:各个阶层的用户都有,年轻用户为主,占三分之二,一线和二线城市为主,18-35岁的年轻人。但她们是一群并不真的非常有钱,但是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投资理财意识的人。 我们研究过一次消费品的普查,比如在付费办公软件这种差价巨大的品牌上面,高级会员和初级会员的比较上,超过90%的会选择初级会员。 但比如在付费信号的选择上,虽然品牌仍然相差很大,但是单价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用户的分布就比较平均,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好的那个品牌。 所以我们对这个数据的一个理解,他们是一波在他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能去买体验更好的品牌,然而他们实际上他们没有太多钱的人。

  媒体:这类用户对91诊股的忠诚度非常高,你们也积极参与很多类似的社群和线下活动。

  王博士:对,91诊股的用户有很强的互助属性。我们做了微信互助群,想让粉丝跟粉丝之间感受到更多的陪伴,能够互相支持和帮助。虽然彼此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认识,但是他们知道在这里有共同的、可以交流的东西,而且很安全。

  媒体:91诊股可以在多少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王博士:91诊股的内容优质,在很多的时候给用户提供的是,一种理解表面现象背后东西的思维的参考,或者一些指导。 很多人在看待股票涨跌问题的时候,可能只看到了表象,和它影响自身社会功能的这一部分,大部分人在这个问题上的顺序可能是:首先感受到了痛苦,或者说发现了买卖股票时非常痛苦,受到了影响,这个时候他会开始觉得:我是不是有问题? 但91诊股就会告诉他,这个表现的背后可能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并且有可能怎么样通过让你更好地理解你自己的交易策略,来获得实际的改善。

  媒体:91诊股里面有什么特别技术特色?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王博士:用户的最深度交易需求,我们也已经覆盖到了:通过91诊股平台来免费对接全国各地的用户,平台内集成上百种经典交易策略信号,通过大数据进行自动排序,对各类股票进行实时的信号判断,让量化交易的理念深入到千家万户。

  2019年的另外一块业务,就是完善我们服务的中高层信号需求的产品的形态,和服务的形态,目前在研发中,包括知识付费产品、互助社群和工具等等。王博士也有计划合作发行私募理财产品,打造量化投研社区。

  未来想培养出一批自己的交易员。

  媒体:听说你最近去了趟纽约,还在美国各大高校招人,现在91诊股的团队多大了?

  王博士:对。在美国的校园,量化培训方向的人才非常广泛,希望能物色一些来充实团队,后面将会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挖掘更多的优质策略和信号。公司目前有30个左右全职雇员,有一半是集中在策略的投研方向。

  




上一篇:印象宝丰·2019“宝丰酒”杯首届端午文化节
下一篇:『vitavp唯它』联手游戏列王的纷争COK,赞助豪华改装车展!
中国签证申请服务在越南启动